新闻动态
中山大学首届涉外法治论坛开幕
来源:
2023.06.12
877
分享到:

2023年6月10日,中山大学首届涉外法治论坛在中山大学广州校区南校园怀士堂顺利开幕。本届论坛的主题是“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法治保障”,由中山大学法学院、中山大学涉外法治研究院、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以及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共同主办。


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研究室杨兆业主任,中央人民政府驻香港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法律部刘春华部长,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教授,广东省司法厅陈旭东厅长,广东省委政法委王光辉副书记,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黄文艾副检察长,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港澳研究所杨鑫秘书长,中央人民政府驻澳门特别行政区联络办公室法律工作部处长、二级巡视员吕卫华,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刁振强等领导嘉宾,以及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大元教授,中国政法大学法学院焦洪昌教授,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吴慧教授,广东工业大学副校长杜承铭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院长林峰教授,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张亮教授,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何俊志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张新军教授与澳门大学法学院蒋朝阳教授等来自内地和港澳高校的超过100位专家学者参加本次论坛开幕式。开幕式由中山大学法学院党委梅成达书记主持。

开幕式致辞


中山大学党委副书记、纪委书记刁振强致开幕式欢迎辞,代表学校向来自学界和实务界的专家学者表示热烈欢迎。他指出,本次论坛贯彻落实党和国家统筹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战略决策,总结涉外法治建设经验,谋划涉外法治完善之道,探求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广东省人民检察院党组成员黄文艾副检察长简要介绍了广东省检察机关跨区域协作机制的建设情况,提出要做好新时代检察机关的涉外法治工作,为粤港澳大湾区建设贡献检察智慧和力量。


广东省司法厅陈旭东厅长介绍,省司法厅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结合广东实际,携手港澳法律部门不断深化粤港澳三地法律服务规则衔接、机制对接,在法律服务交流合作、律师、仲裁、调解等方面成果丰富,以小切口不断促进大湾区“软联通”;改革与法治如鸟之两翼车之两轮,粤港澳大湾区的改革发展离不开法治的引领和保障,今后将加强粤港澳三地法律服务规则衔接机制对接的系统性、协调性、整体性谋划,进一步加强与法学研究机构的交流合作,更好发挥高校智库作用,推动实务工作与涉外法治研究良性互动、合作共赢,稳步推进制度型开放,共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建设





中国法学会副会长、中国国际法学会会长黄进教授从深刻认识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重要论述提出的时代背景,准确理解国内法治、涉外法治、国际法治及其三者之间的辩证关系,全面把握坚持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的深刻意涵以及大力加强涉外法治人才培养四个方面阐述了对涉外法治的认识。




全国人大常委会港澳基本法委员会研究室杨兆业主任致辞表示,要深刻把握加强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法治保障的重大意义,深刻把握“一国两制三法域”下大湾区法治建设的丰富内涵,深刻把握守正创新是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建设的必由之路



开幕式主题发言


在中山大学法学院院长张亮教授和中山大学粤港澳发展研究院院长何俊志教授的主持下,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大元教授、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林峰教授、清华大学法学院张新军教授、澳门大学法学院蒋朝阳教授、中山大学法学院黄瑶教授、中山大学法学院郭天武教授从不同层面对本次论坛主题进行了解读。


中国人民大学法学院韩大元教授围绕“提升大湾区法律服务市场国际化”做主题发言。韩大元教授系统地整理了粤港澳大湾区法律服务行业的现况,分析了后疫情时代全球法治的变化对法律服务市场的影响,提出应巩固粤港澳大湾区律师职业考试制度,树立法律服务市场一体化理念,整合律师服务市场国际化的资源,鼓励法律服务市场一体化的体制机制创新,以大湾区法律服务市场吸引全球法治人才。

香港城市大学法学院林峰教授围绕“粤港澳大湾区内地法院域外法律查明的现状与未来—规则对接与机制对接研究”做主题发言。林峰教授对内地和香港的法律查明制度进行深入地比较,提出主要应该从机制对接的角度来解决实际问题,发挥地方能动性,在法律和最高院所确定的域外法查明途径的基础之上,赋予地方法院相应的权利,以确保内地法院在司法实践中能够完全查明香港法律问题。

清华大学法学院张新军教授围绕“国际海洋法判例新动向中的航行自由”做主题发言。张新军教授通过系统地梳理六个重要的国际海洋法案例,释明了本不清晰的公约航行自由规定在案例中逐渐清晰的过程,指出这种发展增加了沿海国在其专属经济区打击普通犯罪的难度,为海上霸权国家构筑以规则为基础的国际秩序提供了便利。



澳门大学法学院蒋朝阳教授围绕“粤澳横琴深度合作区涉澳民生规则衔接与机制对接”做主题发言。蒋朝阳教授认为,虽然近年来粤澳横琴深度合作区在民生方面取得很大成就,但在社会服务、医疗、教育体系等问题上仍然存在一些有待完善的空间,可以通过进一步加强体制机制创新,将单向开放和两地衔接有效结合,加强“小切口”立法,实现涉澳民生规则的有效衔接。





中山大学法学院、我实验室海洋战略与法律团队首席科学家黄瑶教授围绕“推动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完善全球海洋法治”做主题发言。黄瑶教授认为,海洋命运共同体理念应从微观、中观和宏观三个方面予以落实,它是新时代背景下中国提出的全球海洋治理方案,仍然是发展中而且内涵高度开放的概念,在现象上应首先回应目前国际海洋法的显著问题。


中山大学法学院郭天武教授围绕“粤港澳大湾区法治合作与发展的路径”做主题发言。郭天武教授认为,粤港澳大湾区内部的多重立法权有其固有优势,但多头立法消解了大湾区多重立法权的优势,统一立法难度较大,已有合作路径尚未满足大湾区法治高质量发展需求。为此,粤港澳大湾区高质量发展的法治合作还需要创新合作路径,构建粤港澳大湾区独特的规则衔接和机制对接方案。


开幕式合影


党的二十大报告提出,“要加强重点领域、新兴领域以及涉外领域立法”,这为我国加强涉外法治工作指明了前进方向。粤港澳大湾区作为中国率先改革开放的,整体市场经济最发达的地区,不仅拥有连续多年全国首位的地区经济生产总值,还肩负着对外开放的使命和目标,因而推进粤港澳大湾区涉外法治的建设和发展,既有坚实的法理基础,又能为丰富我国涉外法治发展的理论体系贡献相应的区域经验。中山大学首届“涉外法治论坛”旨在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推动对涉外法治理论与粤港澳大湾区建设发展的深入研究,为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贡献相应的理论成果。


附件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