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
首席科学家:
马勇教授 中山大学 滕瑶教授级高工 中集海洋工程研究院
团队联系人:
胡超

研究背景

人类对能源的需求牵引着能源技术的革新与革命,而能源技术的革新与革命又影响着人类的生产、生活方式,促进人类社会发展。现已探明的全球化石能源储量有限,且不可持续。化石能源的消耗也造成了全球性的环境污染和气候变化,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因此开发利用海洋可再生能源,实现可持续发展,已成为全人类的共识。我国是一个海洋大国,海洋可再生资源丰富。海洋可再生能源的开发不仅可以改善我国能源供给多样性,而且对于解决众多沿海岛屿的无水、无电问题,改善海岛居民条件,增强海防建设,为远海活动平台等提供补充能源等都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能源发展战略行动计划(2014-2020)》《中国制造二〇二五》《“十三五”国家科技创新规划》等多个文件中明确提出将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装备发展作为体现国家战略意图的重大科技项目之一。

研究内容

1.针对海洋能高效利用,主要研究海洋能(潮流能/波浪能)装置高效能量转换机制以及能量转换装置系统机构和实现方法的相关理论和技术,形成设计方法和开发相应的软件工具。针对海洋能装备及其系统设计,主要研究海洋能电站设计、制造、安装、运行管理过程中的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包括海洋能发电的获能装置、海上支撑平台、锚泊系统、电能变换与管理系统等设计技术,以及海上安装、维护、运行管理等相关技术和设备开发。

2.基于深远海风能高效利用,从风电场整体布局设计和单一风力发电装置的高效、可靠设计出发,重点开展海上风场的布局优化研究和新型高效的海上漂浮式风力发电装置研发。

3.针对多能互补综合开发利用,主要研究海洋可再生能源综合利用、优化设计与控制的基础科学和关键技术。

4.基于海洋潮流能、波浪能、风能、太阳能及其综合利用和浮动能源岛的应用,开展集旅游、休闲、度假、疗养、会务、科学观测、渔业生产、海防等功能于一体的,具有智能、生态、示范等鲜明特征的新型海上生态岛研究、方案设计和示范。

研究目标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目标主要包括:1.揭示海洋能高效转换机理,形成海洋能高效、可靠利用技术,研制典型海洋能利用装备;2.揭示海上风能高效转换机理,形成海上风能高效、可靠利用技术,研制典型海上浮式风力机;3.形成浮式能源岛多系统优化集成、智能控制与系泊定位技术;4.形成新型海上生态岛系统方案,并开展应用示范,为新型生态岛礁建设、开发奠定理论基础和提供技术支持。

团队组建情况

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方向具有船舶与海洋工程、能源动力、海洋环境学、力学、机械、材料、控制与电力工程等多学科交叉的特征。目前本团队成员包括中山大学、中集海洋工程有限公司、国家海洋技术中心、广东省海洋工程装备技术研究所、上海交通大学、哈尔滨工程大学、华南理工大学、英国剑桥大学、英国斯特拉斯克莱德大学等单位的专家、学者和技术研发人员。目前团队成员共46人,其中首席2人,核心成员6人,普通成员38人。团队将立足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研究方向,以任务为牵引,解决关键科学问题和实现关键技术突破,研制典型装备,并建设一支具有国内领先、国际一流水平的海洋可再生能源利用创新研究团队。团队首席及核心成员简介请点击此处。